爱运动 爱自己

2025.04.25 来源:中国包装网 阅读量:4

导读: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年,谁也没想到最大的风口会是“体重管理”。
 
       国家卫健委提出,要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将全民健身和减肥推向一个新高度,这是继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就联合制定印发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后再次以国家行为对减肥和全民健身的官方定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目前中国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已超重和肥胖,高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37%。该指导预测,按目前形势发展,203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将超过70%,儿童肥胖率也将超过31%。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今年3月4日的国际肥胖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在2021年成人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达4.02亿,肥胖率28.7%,肥胖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基于此国家卫健委才在两会上呼吁全民健身减肥。
体育总局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在今年1月17日发表了题为《十年高速增长,中国体育产业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确立了体育产业的5万亿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为13574亿元,增加值为4041亿元,占当年GDP的0.64%,根据《2025-2031年中国体育行业深度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全民健身政策带动运动装备、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增长,2023年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3068元。‌截至2023年,相较于2018年,总规模增长68.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7%。
 
       体育和医疗减肥两大市场规模的总量将近7万亿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2050年建成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2025年目标建成“15分钟健身圈”,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目标超90%。目前全民减肥瘦身的大潮中,GLP-1类药物国产替代加速,口服剂型、基因疗法等创新技术进入临床阶段‌,这对相关产业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健康饮食板块也受到提振
 
       其实,此前刘畊宏等健身类的主播爆火也受惠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全民健康意识的加强。
 
       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这背后是中国健康产业的复苏和改善。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年初至今中国运动服饰需求出现温和改善,并预计将从第二季度开始大幅改善,其中运动服饰将成为最先迎来复苏的行业之一。
 
       去年双十一Keep智能穿戴设备大卖的势头在行业继续延续,进入2025年后国补范围首次扩充到消费电子行业,更是对智能穿戴设备销量的极大推动。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线上监测智能手表手环市场销量达204.2万台,同比增长31.6%,环比增长23.5%。
 
       2025年是国家卫健委推动“体重管理年”的第三年,目前已经在若干行业见到成效,体重管理政策将饮食和运动相结合,除了运动服饰和运动器材企业以及减肥相关企业之外,还有健康饮食等企业。而国家卫健委的目标要求到2035年全国经常锻炼人口要达到45%以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健康饮食企业代表是安利、汤臣倍健、若饭、ffit8等,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明确要求,食品减盐、减油、减糖,这也推动企业加速研发符合“三减”标准的健康食品。国内保健品龙头汤臣倍健如今产品线已经覆盖蛋白粉、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据了解,目前汤臣倍健实施“科学营养”战略,以极致的科学精神,打造极致的科学营养产品力。依托现代营养科学,汤臣倍健目标建立全面的膳食营养补充剂科学体系,现已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及其它功能性营养补充食品。安利也推出“营养三餐+膳食补充剂”组合方案。2024年,国内代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和若饭、ffit8等主打低糖、高蛋白产品的代餐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有一定关系。
 
       在消费提振的基础上,各行业都逐步复苏,而随着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减肥相关的体育用品、运动服饰、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等产业都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如今AI技术不断推进,融合AI科技与传统健康管理的相关企业都迎来新机遇,而减肥药市场即使短期内备受资本追捧,但政策导向风险较大,体育用品、健康食品、可穿戴设备等才是可长期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链。
 
       2025年“体重管理年”的设立,标志着健康管理从医疗干预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大转折。这一政策导向不仅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更重塑了传统产业格局。这一趋势的深远意义在于推动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体重管理不再局限于减肥,而是演变为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开始关注营养均衡、运动规律、作息健康等综合因素,带动健康管理服务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体重管理年的影响将持续发酵,推动健康产业从单一产品向综合服务转型,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最终实现全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 更多

    正在热搜:绿色包装

    • 绿色快递:政策引领下的中国实践与突围之路

      当前,中国快递业日均业务量超3.5亿件,每减少1克包装材料就意味着年减碳36万吨。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协同作用下,绿色快递正从行业自律升华为社会共识。
      绿色快递再生资源
      2025-03-13 09:24: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华昭集团(中国包装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包装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包装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2460369;邮箱:cheney.yin@chinaeol.cn。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二维码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

    订阅包装公示信息

    共享绿色创新发展

    参与绿色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