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携手新媒体宣传限制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已经成为我国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它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近日,作为个出台限制过度包装地方性法规的上海就携手新浪微博开展“拒绝过度包装”微访谈活动,帮助网友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目前我国对于过度包装的规定、怎样界定产品是否为过度包装等内容。
6月6日,沪携手新浪微博开展“拒绝过度包装”微访谈活动。市副巡视员张利林现场坐镇本次活动。市计量器具强制检测中心主任钱大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一处处长郭树勇分别作为质检专家和立法专家,为网友解惑。
自“上海质监发布”发布开展“拒绝过度包装”活动开始,截至目前共计80余万网友参与微博签名活动。活动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据统计,截至访谈结束,网友向专家提问99题,专家回答问题共计32个。微访谈过程中,专家与网友展开积极互动,及时回应网友关注的问题,帮助网友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目前我国对于过度包装的规定、怎样界定产品是否为过度包装等内容。
本次微访谈采用线上互动的方式,不仅使网友认识到过度包装的种种危害,更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培养理性和绿色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更加注重商品或服务本身的质量好坏,以及商品包装是否环保,是否节约资源,是否有利于回收与再利用等,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同时在微访谈过程中,强调商品包装国家相关标准,为企业生产者敲响了警钟。
市监督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陪同参加活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华昭集团(中国包装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包装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包装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2460369;邮箱:cheney.yin@china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