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二届健康美丽产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大会在HHB大会期间成功举办,论坛由浙江省健康产品化妆品行业协会原料与包材分会主办,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协办。大会邀请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处处长周云、联合国环境署前高级官员蒋南青博士、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立等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养生堂、娃哈哈、东鹏、三生(中国)、民生健康、上海家化、珀莱雅、纳爱斯、知美、欧诗漫、玫琳凯、浙江医药等原料、包材、品牌制造企业、科研院校代表,围绕原料技术创新前沿、绿色包装低碳解决方案,以及绿色供应链政策背景、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洞察、品牌价值、设计美学、ESG等行业热点与趋势进行跨界交流与思想碰撞,并由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博发布“健康美丽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的规则说明。
PART.01
Buyer Talk买家说:绿色创新引领健康美丽产品高端化、全球化之路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数智绿色包装研究所专家李立教授,联合国环境署前高级官员蒋南青博士,以及上海家化、珀莱雅、纳爱斯、知美等多位行业知名设计中心、供应链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对原料、包材、设计和工艺的关注点,并就市场洞察、趋势把握、创新材料选择、包装研发、设计技术、团队人才、AI应用中的观点和矛盾点展开了讨论,从前沿包装技术到绿色材料创新,从市场转化拓展到品牌战略布局,共同探讨健康美丽产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PART.02
原料技术前沿趋势分享
协会原料与包材分会秘书长胡科红介绍了健康美丽行业对绿色供应链的需求及必要性,鼓励企业要在科研创新,绿色制造、数字化应用、标准引领、品牌价值等方面加强投入,以创新供给来激发消费需求。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处处长周云就“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做了政策解读,涉及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指导服务、监测期管理等方面,并介绍了杭州市政府对化妆品新原料研发生产的资助政策及相关法规依据。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徐欣昌提出以临床出发的研发需求,以临床医学研究成果为根基,通过跨学科技术融合与循证医学验证,实现化妆品原料从机制研究到功效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杭州唯铂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归家宁深入讲解了妆食两用原料榄青素(羟基酪醇),不仅从科学上循证了其突出的抗氧化功效,还从多重实验中验证了该原料对心血管保护等健康功效,为功能食品创新提供全新思路。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拓展总监刘长峰介绍了公司获批的三新食品——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以科学客观的证据链突出了对关节、皮肤、肠道等身体部位的健康益处,强调了其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广泛应用与优势。
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经理杨木杨讲解了完整版安全评估内容与程序,为原料评估工作的常见问题提供了应对策略。
PART.03
绿色包装低碳解决方案探索
上海海洋大学李立教授系统阐述了全球绿色包装政策趋势,重点解析欧盟、中国等法规框架,并聚焦快消品行业,提出了绿色包装设计路径,包括材料替代、轻量化结构及循环经济实践,并展示了纤维基瓶盖、植物基聚乙烯等创新案例。
联合国环境署前官员蒋南青介绍了循环经济三大路径——产业转型、材料效率与服务优化,强调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并结合欧盟ESPR可持续产品目录与生态标签体系,提出构建化妆品包装“单一材料、生物基替代、可追溯再生”设计框架。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设计师王骏结合佰草集“花开敦煌”限量套装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等案例,提出将文化IP转化为设计语言与情感共鸣,通过“探索-定义-共创-迭代”方法论,引领行业从功能消费向价值消费跨越。
PART.04
技术路演:高效、安全、稳定的“中国芯”原料及包材解决方案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创双专利“透明质酸钠美白复合物”,集成超临界耦合与超分子纳米包裹技术,实现高活性成分靶向渗透与缓释。实验验证显著提升皮肤SOD活性、抑制MMP-3及黑色素生成,修复光老化损伤。
巨微(无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现高产和精准分子量控制,首创II类透明质酸水解酶基因技术,酶活突破200万U·mL-1,该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际认可。
浙江嘉萱蔓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拓去塑防伪包装,甘蔗渣再生纸国际认证。
浙江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新型环保水性涂料,可使VOC含量降低96%,碳足迹减少65%。
上海锐品包装设计有限公司创新四片罐技术,提升密封与产能,合规应对国标,打造茶叶包装极简趋势。
上海金荣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引领数字包装创新,融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环保降本增效。
本次大会聚焦营养健康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健康用品领域原料创新、合成生物技术、绿色工艺,连接原料、包装、成品等行业生态上下游企业,从研发到市场转化,深度探讨了技术、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为行业传递了绿色、责任与创新的精神内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