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推动绿色采购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25.03.20 来源:中国包装网 阅读量:8

导读: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立足财政职能,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绿色采购,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数据赋能,广西财政厅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产品采购,提升“含绿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17日电 (胡茜)政府采购作为引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政府,如何发挥其效能,将财政资金使用实现最大效益,关系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立足财政职能,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绿色采购,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广西财政厅印发《关于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持续打出“减负”“加力”“纾困”“提速”等政策组合拳,降低包括中小企业在内各类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制度性交易成本,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预留政府采购份额,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广西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435.2亿元,占全区政府采购金额的83.2%。在全区推广“政采贷”融资模式,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政采贷”信贷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2024年新增“政采贷”6.37亿元,12月末余额为20.44亿元,其中,中小企业余额占比99.15%。
2024年4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广西财政厅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案例从全区305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并荣获中国政府采购报评选的“营商环境卓越奖”。自治区财政厅在全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经验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依托数据赋能,广西财政厅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产品采购,提升“含绿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对北海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指导,成功申报贺州市作为广西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城市。推动改革扩面深化的同时,积极搭建广西“绿色建材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提供数字化服务。2024年前三季度,广西节能节水环保产品采购数量、采购金额占同类产品比重均超97%。
  近年来,广西财政厅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地区产业振兴,全区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预留份额、实际完成采购额、销售额三项主要指标均连续4年排名全国前十,广西连续3年获得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
为助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广西财政厅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及供销社等部门,合力推动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以举办全区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专题培训会、展示会等方式,提高农副产品销售量和影响力,针对脱贫地区供应商销售情况,深度分析产品种类、产业分布和市场状况,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截至2024年底,广西33个脱贫县共有1388家供应商入驻“832平台”,上架产品16515款。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成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广西财政厅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靶向发力,推动政府采购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除召开中小企业发展座谈会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方式,提高政府采购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企业高效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
2024年,广西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项目20640个,电子化率99.98%;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日常监管,针对投诉较为集中的采购人及代理机构开展集中约谈,对违法违规单位依法处理处罚,充分保障供应商合法权益。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 更多

    正在热搜:绿色包装

    • 绿色快递:政策引领下的中国实践与突围之路

      当前,中国快递业日均业务量超3.5亿件,每减少1克包装材料就意味着年减碳36万吨。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协同作用下,绿色快递正从行业自律升华为社会共识。
      绿色快递再生资源
      2025-03-13 09:24: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华昭集团(中国包装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包装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包装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2460369;邮箱:cheney.yin@chinaeol.cn。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二维码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

    订阅包装公示信息

    共享绿色创新发展

    参与绿色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