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瞬间被拆”到“反复被拍”,一次看尽28国顶尖创意,快来找灵感!

2025.04.24 来源:中国包装网 阅读量:10

导读: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拿到一款食品,我们总是习惯将话题聚焦于其风味,而很少仔细关注它的外部表达——包装。
 
包装设计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视觉语言,在有限的尺度中承载品个性、产品价值与情绪表达。它不仅捕捉目光、激发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FBiF全球创意包装作品集,邀请你重新注视那些在日常中总是被快速消费的一盒、一罐,探索它们在设计之初所蕴含的精妙巧思。
 
FBiF全球创意包装作品集是FBIF独家策划的四大活动区之一,原名“MA美术馆”,专注于呈现全球最具创意与美学价值的食品饮料包装设计。
 
这不仅是一场包装展示,更是一次了解设计从概念到成型全过程的机会。从草图到实物,我们用多元形式呈现创意如何被真实落地,诚邀您在现场亲身感受每件作品背后的构思与巧思。
 
2025FBiF 全球创意包装作品集共设五个板块,延续经典,也带来新意——
 
(一)精选设计案例展陈
 
作为作品集最经典的展示板块,我们以实物与海报为载体,展示从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甄选的90件极具美学价值与创新力的食品饮料包装佳作。为了更清晰地引导观众感受包装的多元价值,我们将案例展陈划分为四个主题单元,从前瞻趋势到趣味互动,从健康表达到全球风貌,帮助观众从不同维度理解“好包装”的多样可能:
 
1、主题单元一:灵感风向 趋势解码
 
本单元聚焦可持续、极简、复古、文化表达等当下趋势,展品不仅回应市场与审美的变化,更以敏锐的洞察力拓展了包装的表达边界。
 
2、主题单元二:故事在手 玩味无穷
 
包装不仅传递信息,也在构建体验。这一单元呈现的作品擅长“说故事”——它们通过图像、结构或互动机制,与消费者展开交流,有的趣味横生,有的情感饱满,绝对是你创意工作的灵感来源。
 
3、主题单元三:健康之选 美感升华
 
功能性产品也可以兼具美学。本单元展品将打破健康食品“功能感”刻板印象,在视觉、材质与使用体验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既不失功能特点,也能唤起共通的审美愉悦,展示“有用之物”也能成为“美的载体”。
 
4、主题单元四:设计之美 全球共鉴
 
设计无国界,来自全球各地的包装佳作在此汇聚,承载着不同的地域风格、文化特色。形状、色彩与材质背后,是一次跨文化的视觉交流。
 
(二)平面画展
 
精选40张包装作品图片,将设计巧思定格于画框,展现食物与美学交融的创意瞬间,为您呈现当下与未来包装设计的多元可能。
 
(三)对话大师
 
设计不仅在作品中,更在创作者的思维中。
 
我们带来6位全球顶尖设计师的声音与思考,通过视频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在包装设计中的洞察与方法论。他们来自不同文化语境,却共同展现了设计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四)灵感纸迹
 
好的设计从不一蹴而就,它始于一次描线、一次推演、一种犹豫。我们展出来自多位国际设计师的原始手稿与构思草图。这些看似未完成的图纸,记录了设计从模糊到清晰、从想法到落地的过程。它们是创意的最初痕迹,也是最真实的表达。
  
(五)Wow Food包装赛道获奖专区
 
FBIF Wow Food Awards包装赛道围绕设计性、功能性、前瞻性、商业价值等核心维度综合考量,评选出如“年度设计创新大奖“最佳概念设计奖”“最佳结构与材料设计奖”等多项荣誉。
 
我们在5月8日特别设置直播颁奖仪式,让评审、观众与创作者在同一时刻,参与这场荣誉的交付。您将面对行业最新的30+份包装赛道答卷——它们或简练、或惊艳,是实用主义与创意精神的交汇点。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 更多

    正在热搜:绿色包装

    • 绿色快递:政策引领下的中国实践与突围之路

      当前,中国快递业日均业务量超3.5亿件,每减少1克包装材料就意味着年减碳36万吨。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协同作用下,绿色快递正从行业自律升华为社会共识。
      绿色快递再生资源
      2025-03-13 09:24: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华昭集团(中国包装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包装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包装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2460369;邮箱:cheney.yin@chinaeol.cn。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二维码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

    订阅包装公示信息

    共享绿色创新发展

    参与绿色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