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

2019.05.10 来源:中国包装网 阅读量:129

导读: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是2019年5月10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规定了绿色包装评价准则、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内容和格式,该标准适用于绿色包装的评价,也适用于各类绿色包装评价规范的编制。


制定背景
中国包装行业规模庞大,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约二十余万家,涉及产品种类数以万计,然而超过80%的企业以生产传统包装产品为主,产能过剩问题显著,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缺乏绿色化先进技术以及绿色包装意识的缺失,难以满足市场对绿色包装产品的需求,因此包装行业"供给侧结构"亟需调整。要改变这种格局,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绿色包装评价"这一重要技术杠杆,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化解包装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在本质上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进而推动中国包装产业由传统模式向绿色模式转变。

中国自2015年起,围绕绿色产品、节能低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在一系列国内政策和国际发展趋势的推动下,中国于2017年5月首先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绿色产品标准《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 33761-2017)。

编制进程
2016年6月14日,国家标准计划《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20160607-T-469)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49(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49SC10(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与环境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2019年5月10日,国家标准《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9年5月10日,国家标准《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实施。

制定依据
国家标准《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青岛永昌塑业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彩华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雀巢(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市汇林包装有限公司、至远彩色印刷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山东泰山旭日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潮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湖南工业大学、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干将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爱丽斯包装有限公司、江苏泰来包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江阴市汇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山东建筑大学、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胶州市标准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协会、杭州追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包包装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微山、苏本玉、郭振梅、王君、周洋、许超、徐景美、夏瑜、王雪涛、邢文彬、莫灿梁、黄蕴心、吴海娇、张波涛、孙筱辰、李来德、刘贵深、谭伟、邢凯、吴方平、陈图烁、王天佑、陈利科、马千里、朱永双、赵晓翠、吴健、陈曦、鲍新春、陈秀兰、段艳健、张春华、王红伟、李婷、张建春。


编辑本段内容范围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针对绿色包装产品低碳、节能、环保、安全的要求,结合GB/T 33761《绿色产品评价通则》中"绿色产品"的定义,提出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即"在包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装"。围绕"绿色包装"定义,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理念、在评价指标上涵盖了资源+能源+环境+产品四大属性,在框架上规定了绿色包装评价准则、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内容和格式。

评价准则:从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产品属性四个方面规定了绿色包装等级评定的关键技术要求,给出了基准分值的设置原则:重复使用、实际回收利用率、降解性能等重点指标赋予较高分值。
评价方法:分为评价流程、评价分值的计算和核查方法三部分。给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一级指标的分值计算方式及其权重值,以及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和绿色包装等级的分数段划分。规定了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同时对评价准则中要求的支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
评价报告内容及格式:对评价报告内容作出了基本要求,并在附录C中提供了参考示例,用以指导具体行业具体产品的评价报告编制。
编辑本段引用文件
GB/T 16716(所有部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197-2006 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

GB/T 23156包装包装与环境术语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辑本段意义价值
中国国内外绿色包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无严格的统一定义和评价标准,因此将绿色包装从概念转化为明确的评价要求即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绿色包装评价标准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开展绿色包装评价工作和编制具体包装产品的绿色包装评价规范的重要依据。同时绿色包装评价属于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基础性标准化研究工作,推动绿色包装评价研究和应用示范,对转变包装产业结构、实现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因此,《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标准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措施,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将创新技术及时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并指导生产的典范。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 更多

    正在热搜:绿色包装

    • 绿色快递:政策引领下的中国实践与突围之路

      当前,中国快递业日均业务量超3.5亿件,每减少1克包装材料就意味着年减碳36万吨。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协同作用下,绿色快递正从行业自律升华为社会共识。
      绿色快递再生资源
      2025-03-13 09:24: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华昭集团(中国包装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包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包装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包装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2460369;邮箱:cheney.yin@chinaeol.cn。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二维码

    绿色包装评价创新中心

    订阅包装公示信息

    共享绿色创新发展

    参与绿色公益行动